手機軟件“酒精測試儀”挺火 別輕信啊,不靠譜




飲用白酒3個多小時后測試
近日,邊喝啤酒邊看世界杯的場景很多見。受此影響,酒駕也多了起來。
僅23日19時30分至24日6時,長春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在全市范圍內組織開展的一次集中整治酒后駕車違法行為的夜查行動中,就查獲141名酒后駕車者。
與此同時,很多車主為了避免酒駕,一款“酒精測試儀”的手機APP軟件在車主中流行起來。但,它真的靠譜嗎?
“酒精測試儀”這款軟件究竟是個啥軟件?
25日,記者用蘋果手機,在App Store里找到了“酒精測試儀”的軟件。
下載軟件后,便可進入測試界面,在該界面記者發現,使用者可以選擇白酒、葡萄酒和啤酒三種類型。
在選擇完類型后,還需輸入飲酒時間、體重、飲酒量和酒精度數。
填好以上這些內容后,便可點擊“測試”,屏幕就會跳轉到一個倒計時界面,這個界面即為“距離安全駕車”的時間,而除了該倒計時外,沒有更多的解釋。
實測1
喝1兩左右
45°白酒
●軟件提醒
3小時34分09秒后可安全駕駛
●專業測試
3小時34分09秒后的確可駕車
那么這款軟件真的這么神奇嗎?
隨后,記者找來了幾位長春市民,對這款軟件進行測試。
為了驗證這款軟件是否真實有效,記者還帶著測試的市民來到長春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綠園區大隊,請交警拿著專業測試儀器進行驗證。
10時許,記者先請一位20多歲的男性市民喝下了1兩左右的45°白酒,在輸入相關數據后,倒計時顯示“距離安全駕車時間”還有“3小時34分09秒”,在詳細信息里顯示屬于“飲酒駕駛”。
13時35分許,在記者的手機軟件上顯示,“您可以安全駕駛車了”。隨后,記者請長春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綠園區大隊車宣科的王浩科長用專業酒精測試儀對該市民進行測試。結果還真如該軟件所說一樣,測試結果顯示為血液中酒精濃度為“0mg/100ml”。
實測2
喝2ml
紅酒
●軟件提醒
“可安全駕駛”
●專業測試
“飲酒駕駛”血液中酒精濃度為53ml/100ml
近日,網絡上盛傳,喝少量葡萄酒不能被測出酒駕,可以安全駕車。
這款軟件似乎也反映了網友的“心聲”,在記者選擇葡萄酒的測試中,即使把飲酒時間設定為1分鐘前,飲酒量為100ml的10°葡萄酒,測試結果依然為“您可以安全駕駛車了”,并沒有出現倒計時界面。
隨后,記者請長春市民李女士在長春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綠園區大隊現場喝了2ml的8°葡萄酒,根據軟件的測試結果,屬于“安全駕駛”范疇。然而經過專業酒精測試儀器測試后,李女士的血液中酒精濃度顯示卻為“53ml/100ml”。
“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定,血液中酒精濃度超過20mg/100ml屬于飲酒駕駛,該測得的結果超過了飲酒后駕駛標準,屬于酒駕。”王浩說。“多虧沒相信這款軟件,要不真后怕,萬一喝酒了,被查出來多得不償失。”李女士顯得有些擔心地說。
實測3
喝500ml
4°啤酒
●軟件提醒
3小時49分01秒后可駕車
●專業測試
3小時40分后酒精濃度為0mg/100ml
26日,記者又找來長春市民單先生,9時30分許,他喝下一瓶500ml的4°啤酒,在該軟件輸入相關數據后,倒計時顯示“距離安全駕車時間”還有“3小時49分01秒”,在詳細信息里顯示屬于“飲酒駕駛”。
13時10分許,經過綠園區大隊的專業酒精測試儀測試后,顯示為血液中酒精濃度為“0mg/100ml”,也就是說,在該軟件的倒計時結束前,單先生就已經醒酒了。
對此,單先生不由得質疑軟件設置的倒計時的科學性,“這3小時49分01秒是怎么得來的?該軟件的開發者如果將倒計時時間無限延長,那不就達到醒酒的目的了?”
■交警
未經專業檢測
不要輕信軟件
“這種手機酒精測試軟件沒有經過相關機構專門檢測,而且僅僅采用倒計時的方式,其實并不可靠。”王浩說。
王浩表示,雖然那位小伙子在喝了1兩白酒的3個多小時后沒有被專業儀器測出來,但這并不代表所有人,因為這和人的酒精代謝快慢程度有一定關系。
“別說網上的軟件,即使交警平時使用的專業酒精測試儀,測出的酒精含量數據都不能完全作為判斷酒駕的依據。”王浩表示,警方通過測試儀初步測出酒精含量超標后,還要將當事人帶到附近醫院抽血化驗,最終的評判依據是以血液檢測所含的酒精濃度為準。
“夏天天熱,代謝好的人出一些汗就能把酒精代謝出去,但對于代謝較慢,或飲酒后就呼呼大睡的部分市民來說,還要注意‘隔夜酒’帶來的影響。”王浩說,特別是世界杯期間,很多長春市民喝到凌晨三四點,之后認為睡個兩三個小時就能醒酒,一早便開車上班。“事實上,對于代謝不好或喝了較多酒的市民,很難起到醒酒作用。對于經常聚會的市民來講,一般會在較長時間內喝下數瓶啤酒,而酒后24小時甚至更長時間內都不建議開車。”王浩說,所以不要存在僥幸心理,千萬不要輕信這些APP軟件,一定要記住“飲酒不開車,開車不飲酒”。
■揭秘
代駕和保險搭車營銷
小心個人信息被套走
“酒精測試儀”既然不太靠譜,那么它推出的目的是什么呢?
記者在測試界面上發現,除了顯示這個倒計時,在屏幕最下方還有一些保險信息和代駕信息。若點擊“我要代駕“便會出現長春市現有的多家代駕公司,包括電話和相關的宣傳廣告語。
而在該軟件提供的“車險計算器”里,輸入車輛相關信息后,還需輸入姓名和電話號碼方可查詢報價。
記者嘗試報了一次價后,沒過20分鐘,便有保險公司工作人員給記者打來電話,詢問保險事宜。
對此,有長春市民質疑,由此來看,不管“酒精測試儀”的效果如何,代駕及保險公司的營銷確實存在,同時也“賺取”了客戶的更多信息。
記者 趙宇 李冰/文 實習記者 蘭洋/攝
【本網責編 胡驍】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